两会声音
“我国种业乱象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现在仍在继续,甚至有所加剧,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艳对此很担忧。
张艳分析,当前,各地市场上种子品种和质量良莠不齐,种子“套牌”“套包”原种繁殖生产、无证生产经营、非法转基因横行、合法“次品”涌入市场等乱象丛生,出现“假种子不劣,劣种子不假”的尴尬现状。
她具体说道,“套牌”“套包”已经成为中国种业的一大痼疾。“一个好品种进入市场很快就被窃取亲本进行扩繁,‘套包’紧跟其后,价格越高的种子,被‘套包’的概率也越高,超高的造假利润驱动造假行为屡禁不止。”
此外,近年来,非法转基因种子成为“套包”的香饽饽,“抗虫玉米”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千家万户,几乎一籽难求。“市场上哪个品种热销,就有人‘套包’哪个。”张艳说。
“劣币驱逐良币”的弊端显而易见。张艳认为,与利益损失相比,种子侵权造假对创新的积极性影响更大。“科研水平高的育种者普遍担心育种科研成果被剽窃,千辛万苦培育的种子被盗,谁还会耗巨资研发新品种?从长远来看,最终受害的还是种业和农民。”同时,非法转基因种子充斥市场,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基于此,张艳建议,为保护育种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应加强基层种子市场的执法和监管能力;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制裁各种侵权行为,执法处罚覆盖各个环节;严控制种源头,加强种子入市前真实性检测;打破利益联盟与地方保护,严禁严法“软”执行;畅通维权通道,重视县一级打假维权主战场,注重源头打假,降低维权成本。
- 2018/03/27
- 2018/03/27
- 2018/03/16
- 2018/03/16
- 2018/03/09
- 2018/03/05
- 2018/03/01
-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