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会注意到排便频率的改变,有多少人会在排便后回头留意一下便样……提到便便,很多人或许会觉得非常尴尬。其实,便便里藏着许多有关肠道是否健康的信息。重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陈伟庆指出,人们要学会根据便便的性状、次数、颜色等判断肠道情况,比如当出现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大便带血,次数变多等,最好到医院通过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排查癌变的可能性。
男子便血1年多当痔疮治 结果患了结肠癌
日前,48岁的刘先生,因大便出血断断续续1年多,而到重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检查。结果一做肠镜检查,就被检查出患了结肠癌。这样的结果无疑让刘先生难以接受,也非常懊恼,因为是他自己耽误了病情。
1年前,刘先生刚发现大便变形,且有出血时,血便分离,有时可见粘液。便心想是痔疮引起的,于是平时经常使用痔疮药物。用药治疗后,便血症状时有时无,看似有些效果,刘先生便没放在心上。隔段时间一又出现大便出血等症状,他又用点药。
“你早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医生告诉他,如果早点对异常的大便情况引起重视,早点接受检查、治疗,预后肯定会更好。
专家:肠癌症状与痔疮相似 极易被误诊
陈伟庆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少动、久坐、吸烟、大量饮酒、过量摄入红肉或加工肉制品、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不仅增加了人们患肠癌的风险,而且让平均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到45岁左右,其中多是30至40岁的中青年。
其实,结直肠癌不是刚开始就是恶性疾病,从正常黏膜发展到癌变时间长达7至9年,在这么长时间内,如果定期接受检查是完全可以发现的。但由于难为情或怕疼,查体者主动接受肛门指诊的人很少,接受肠镜检查的更是寥寥无几。
“由于结直肠癌和痔疮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大便带血、肛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等,其中最突出的相似症状就是血便。因此,约有50%的结直肠癌患者,初期曾被误诊为痔疮。”陈伟庆说,这是因为出现便血症状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首先考虑的可能都是痔疮。部分患者自行到药店购买痔疮外用药膏使用,或到一些条件简陋的诊所就诊,而医生因经验不足或因检查不全面,往往会将其当成痔疮来治疗。
注意!大便带血、排便次数改变都应当心
那么,如何根据便便的情况,来观察肠道的健康状况呢?对此,陈伟庆作了详细的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1天一、二次或2至3天一次,偶尔腹泻或便秘,但只要符合自己的日常规律,就是正常排便。但出现结直肠癌时,排便习惯会发生变化。
1、大便频次改变。原本一天一次的大便可能会变成一天二三次,并且出现排便不净,总想上厕所的症状。
2、便秘或拉稀。平时排便正常甚至腹泻的患者,突然出现了便秘;或平常排便比较干燥,近段时间却突然变稀,或是由稀变干。
3、大便变细,或大便形状出现凹槽等。
4、 大便带血。痔疮患者的大便带血,通常是鲜血,多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因此与粪便不相混合,更没有黏液存在。结直肠癌的便血,主要是黏液、血液、大便三者混合,血液通常是暗红色的,还会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以及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
“只要有腹部不适、疼痛,局部出现肿块,里急后重感,大便性状及形状改变,如由干变稀,带黏液和鲜血或大便不成形,变细变扁等,应及早到专科医院检查。”陈伟庆说。
如何预防?这些日常生活建议应引起重视
除了学会看便识癌,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呢?陈伟庆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饮食中应尽量避免“三高一低”的食物,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不吃霉变的花生,少吃腌制的泡菜、咸鱼、腊肠等腌制品、熏制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坚持运动锻炼,避免久坐。
此外,需密切注意大便性状、排便习惯的变化,一定要前往医院通过直肠指检和肠道内镜检查,基本都能排查结直肠癌,其准确率在80%以上。45岁以上的人群至少应该完成一次肠镜检查。家族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的患者,应该按照医嘱定期完成肠镜检查。
- 2018/03/27
- 2018/03/27
- 2018/03/16
- 2018/03/16
- 2018/03/09
- 2018/03/05
- 2018/03/01
-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