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帕金森病(PD)认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运动症状外,还伴随有很多非运动症状,如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症状、睡眠障碍、感觉异常等。PD的皮肤病变属于非运动症状中的一种,由于它的非特异性以及临床上缺少客观的衡量标准,常常被忽视。
那么问题来了,PD相关的皮肤病变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 脂溢性皮炎
早在1927年,就在原发性PD患者中发现了皮脂溢的现象。但是因缺乏客观的衡量指标,其具体患病率不清。
PD相关的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因为皮脂分泌受多种激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催乳素以及促黑素等,PD患者中脑多巴胺水平降低可导致促黑素抑制因子(MIF)释放减少,从而导致促黑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皮脂溢现象。目前普遍认为脂溢性皮炎是PD的运动前症状之一,对早期诊断PD有辅助价值。有文献报道,脂溢性皮炎患者的PD的风险也会增高。
PD相关脂溢性皮炎主要特点是皮肤油亮,伴有痤疮,在头皮、眉弓、面部、耳后及胸骨部位常伴有皮屑,在腋窝、腹股沟和乳房下等皱褶部位可伴有红斑样改变。
因为伴有马拉色菌的感染,可以使用抗马拉色菌的洗剂,也可以选择硫化硒洗发水抑制皮脂分泌。同时可以联合使用小剂量的皮质醇缓解局部瘙痒以及水杨酸溶解角质辅助清洁皮肤。部分耐药菌可以使用钙依赖的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抗真菌治疗。
PD患者面部皮肤改变在使用左旋多巴后可以明显改善,但结果也是因人而异,而药物剂量与皮脂分泌抑制的程度没有明显的关系。英国PD慈善机构建议PD脂溢性皮炎患者应进行基础的皮肤护理,每天用无香味的甘油皂洗脸2次,用热水冷水交替洗脸,用温水淋浴,穿轻薄纯棉的衣服等。
☛ 多汗
多汗是PD的非运动症状中的一种,它不随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但是可随其它自主神经症状的加重而加重。在1893年,就有学者观察到PD患者存在汗腺分泌异常的现象。
其发病机制可能是a-突触核蛋白寡聚体不仅存在于大脑、脊髓中,在自主神经系统中也广泛存在。由于a-突触核蛋白具有神经毒性,所以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而皮肤汗腺受外周自主神经的支配,因而其泌汗功能也存在异常。
多汗主要发生在运动障碍的关期,提示可能与多巴胺血药浓度相关。而出汗的模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全身的大汗、躯体不对称性出汗以及盗汗。局部出汗多发生在头、颈部及躯干,原因可能是外周自主神经损伤后,四肢皮肤泌汗减少,导致四肢皮肤散热减少,经体温中枢调节,让头、颈、躯干部位的皮肤泌汗增加,发生代偿性的散热。目前的研究手段尚不能客观的评价多汗症状,其患病率约为30%~50%。
多汗症状可以影响PD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认为治疗PD的药物对多汗症状无明显影响,但也有作者称同时使用左旋多巴及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可以导致出汗风险增加。多汗症状的局部治疗包括外用抗胆碱能药物(格隆溴铵)、20%的六水合氯化铝以及中频离子导入辅助改善循环等。汗腺泌汗是由神经冲动刺激末梢自主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而形成的,而肉毒毒素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因此局部注射时可以减少汗液的分泌,可以用于治疗PD的多汗症状。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主要用于缓解PD的运动症状,但在临床上可观察到丘脑底核DBS术后患者的多汗症状有所改善。但同时也有报道DBS术后可出现出汗症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手术中电极安放在某些特定位置后可对下丘脑脊髓束产生刺激性作用有关,但DBS手术对于多汗症状的具体影响及其机制还不清楚。
☛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一种好发于皮肤的恶性肿瘤。有荟萃分析指出,PD患者的黑色素瘤发病率是正常人2倍左右,而其他类型的皮肤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没有增加。
黑色素瘤与PD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酪氨酸代谢途径异常所致。a-突触核蛋白可以抑制酪氨酸羟化酶与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左旋多巴的合成,因为左旋多巴是合成多巴胺及黑色素的中间产物,所以多巴胺及黑色素的合成会减少,从而导致对黑色素瘤的易感性增加。
在临床上给予既往或者现在患有黑色素瘤患者左旋多巴时应谨慎,对PD患者定期行皮肤病理学检查包括皮肤活检等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黑色素瘤。同时临床医生应该告知PD患者有患黑色素瘤的风险,注意患者皮肤颜色的改变,叮嘱患者注意防晒,减少阳光暴露。
☛ 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常见的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12个月以上的患者,其患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概率明显升高,而PD患者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病风险比正常人群增高3倍。
其原因可能是在胚胎发育时,皮肤及CNS均来自外胚层,而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由于微血管病变使血-脑屏障损伤,脑组织的“免疫豁免”功能被破坏,使脑组织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所致。
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以明显的增加PD患者的死亡风险,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 药物治疗所致皮肤病变
左旋多巴过敏性皮肤反应是非常罕见的,在30年前曾有报道,患者服用息宁25mg/100mg(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制剂)后出现过敏现象,后考虑为药物中的黄色染料所致。而其他抗PD的药物较少有过敏现象报道。
麦角碱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培高利特(硫丙麦角林),可以引起红斑性肢痛症,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皮温升高,皮肤肿胀、潮红、剧烈灼热样疼痛。因培高利特可对心脏瓣膜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已较少使用。
非麦角类激动剂不引起红斑性肢痛,但是这些药物可以引起外周严重的水肿。所有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均可以引起水肿,有少数患者使用左旋多巴后也可以引起水肿,其中普拉克索引起的水肿发病率约5%~7%,其水肿程度可能与药物剂量相关,使用利尿剂治疗效果较差,停药后可好转。
部分患者使用金刚烷胺后可以出现网状青斑。而网状青斑是指皮肤呈现紫蓝色渔网状改变,可能是局部皮肤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多出现在治疗的3~12个月。网状青斑通常先出现在大腿内侧,后逐渐出现在小腿及前臂内侧,臀部及躯干也可出现,除了停药外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金刚烷胺使用后也可以出现踝部水肿,极少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出现网状青斑及水肿,水肿的严重程度与网状青斑的严重程度不相关。
阿朴吗啡是一种强效的D1和D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控制PD的运动症状,可以减少PD症状波动现象。常用的给药方法为皮下注射,但可引起注射部位引起红斑、结节、溃疡的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局部刺激形成脂膜炎,而更好的给药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PD的皮肤病变多种多样,可在疾病早期出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在使用抗PD的药物治疗中也可出现皮肤变化,应告知患者注意观察皮肤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用药。PD皮肤a-突触核蛋白的沉积可以作为一种特征性的生物学标志,为PD的鉴别诊断提供病理学证据,这是现阶段有关PD研究的热点,而未来关于PD皮肤病变发生的机制及其治疗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 2018/03/27
- 2018/03/27
- 2018/03/16
- 2018/03/16
- 2018/03/09
- 2018/03/05
- 2018/03/01
- 2017/02/06